![](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兴奋并“痛苦”的是各大品牌的公关和小编们,作为网络时代新媒体的从业者和传播者,随时留意热门并创造话题是基本必修课之一,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些海报:
这个时候,怎能少得了它的身影?
好了,开个玩笑,仅供一乐。
为什么国足赢一场球能获得这么高的关注呢?答案其实显而易见:获胜的是国足,落败的是最近正处在风口浪尖的韩国,因此不管是看球还是不看球的都很容易找到“high点”。从一名汽车爱好者的角度去看,何尝是国足赢球,这两年咱们中国品牌汽车早就开始频频发力,大有超越韩系车的趋势。
先用宏观数据说话:
2016年国内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2429万辆,同比增长14.5%。从销量排行榜来看,尽管北京现代依然以第6名的成绩入榜,但7.45%的累计同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平均值;起亚的增长率仅仅为5.5%,甚至没有完成68万的年度目标销量。
中国品牌中,抛开五菱被纳入为上汽通用的合资品牌,长安汽车超过100万的年销量已经与主流合资品牌持平;广汽传祺产销超过38万,增幅高达96%,令人咋舌。
造成以上局面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 韩系车不思进取
早年间,现代以一台伊兰特被国人所知,随后推出的悦动更是能与德系朗逸、日系轩逸等等热门车进行正面交锋;索纳塔8尽管被网友戏称“屌丝三宝”,但也凭借高颜值和高性价比赢得可观的市场。
几年时间过去了,对手们都在通过不断地升级换代来提升竞争力,伊兰特却还是那台伊兰特,现代的做法是将其换上个不再抢眼的壳子和名字(悦动、朗动、领动···)而已;索纳塔9的销量更是惨不忍睹,平均一个月不过3000台。
消费者的心跟明镜一样,韩系车一旦摘掉所谓性价比的标签,将变得毫无竞争力可言。
3 国产车强势追击
用“开了窍的熊孩子”来形容中国品牌再合适不过。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晚,早年间走了不少弯路,借了SUV这股“东风”,有志气有远见的厂家逐步完成从组装到山寨最后到自主研发这个良性过程。
仅从去年来看,除了长安、传祺等厂商的给力表现,沉寂许久的上汽凭借荣威RX5以及刚刚上市的MG ZS再次让世界知道什么是中国制造!
4 回归理性
传祺GS4的机械水平(尤其是换装6AT之后)面对ix25、kx3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底盘沉稳扎实(下盘稳才能踢得很),操控精准(射门才能更准),而韩系车向来高配置的传统(花拳绣腿成不了大事)对于国产车来说也再无优势可言。
曾经韩系车的外观设计总会让人眼前一亮,现代的“流体雕塑”,起亚的“虎啸式”前脸都是比较成功的设计,这也继承了韩国人的“优良传统”,惊艳但经不住推敲。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大抵如此吧。
中国品牌就不一样了,毕竟是为自己人打造的车型,设计自然更符合国人的审美和用车习惯。
抛开RX5和ZS的互联网“基因”,这两款车的造型均来自上汽自主设计,重点是都非常漂亮。RX5大气不失时尚,非常符合绝大部分国人的审美;ZS时尚运动的设计,未上市就收获了许多年轻人的目光。有这样的颜值做基础,已经成功一半。
5 细分市场中国品牌已经超越
自二胎政策放开以来,7座SUV市场火了起来。合资品牌中,汉兰达和锐界两位“孤独求败”,就连“神车”大众都无可奈何;另一边,传祺GS8再次为中国品牌创造历史,长安的CS95也即将上市。最后看看韩系,全新胜达每月不足2000的销量正“苟延残喘”,至于刚上市的起亚KX7···
新能源汽车方面,不管是政策倾斜也好,价格便宜也罢,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比亚迪秦、唐以及丰田的卡罗拉和雷凌混动版这几款新能源车型。至于韩系,汽油的索9都卖不出去,还指望有人卖更贵的混动版吗?
结合最近国际上的那件事,不禁想到一句话:有时候,翻脸不如翻身!
国足都赢了,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